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8883新莆京声音正文

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

发布时间:2023-03-27  点击:

在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立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战略目标已提前实现,正在向第二步战略目标迈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迫切需要全校上下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对照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千方百计抓好落实,确保全面完成。

必须毫不动摇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党建是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和保障。只有高质量抓好党的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党强大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因此,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准确把握教育、科技、人才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战略定位,努力提高学以致用本领,用理论学习成果指导学校改革发展实践。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坚决扛牢党委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全面落实“三个清单”:高校2023年全面从严治党重点工作任务清单、2023年基层党建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存在共性问题清单。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持续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大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挖掘培育先进典型,打造特色品牌;大力加强党支部建设,筑牢坚强战斗堡垒,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落实全员育人根本任务。积极创建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

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学科建设龙头地位,促进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学科建设水平是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要基础,是一所大学办学水平、学术地位的重要标志,在学校发展中处于重要战略地位。我们要立足办学定位,凝练学科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打造学科高峰。要优化学科布局,构建强工、厚理、精文的学科体系。对接国家战略急需,把学校传统优势工科做强,把新兴交叉学科做实。要做厚理科基础,大力加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建设,通过交叉融合,提高基础学科对工科的支撑。要做精人文社科,落实好《特色文科振兴行动计划》,推动文科建设迈上新台阶。

必须毫不动摇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根本标准。突出“以本为本”,确保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突出“四个回归”,坚持“五育”并举,注重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师资和条件的保障度、质量保障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以新一轮审核评估为抓手,补短板、强弱项、扬特色、创一流,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坚持产教融合、职普融通、科教融汇,创新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推动学校与社会力量协同,把社会资源转化为学校发展资源和育人资源,着力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孵化体系,健全完善教学激励约束机制、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教学水平提升长效机制。力争在培养创新拔尖人才上先行先试,在服务区域发展战略上先行先试。

必须毫不动摇地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人才兴,则学校兴。要大力引育高层次人才。以学科规划引领师资队伍建设,以人才团队建设支撑学科发展。要重点建设高水平创新团队和学术群体,激励高层次人才在搭建高端平台、承担重大项目、产出重大成果、培养优秀人才等方面取得突破。要加强培养,认真总结经验,不断优化政策,力争实现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等新的突破。要强化人才考核。加强高层次人才聘用管理,改变“重引进、轻管理,重待遇、轻考核”的倾向,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完善人才考核制度。压实学院人才考核责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切实发挥高端人才引领示范作用。要增强人才成本意识,切实提高人才效益。

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持续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努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完善重大项目、重大科技成果培育机制,着力攻克卡脖子技术。实行重点科研指标“揭榜制”,推动科研创新由“单兵作战”向“团队作战”转型,提升承接“大项目”、产出“大成果”的能力。要破除学院、学科束缚,突出合纵连横,依托大平台、大项目,组建“大团队”,做到共享资源、共担任务、共出成果。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加强技术转移研究院建设,建立市场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专门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和专业化知识产权运营队伍。全面启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健全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区域全链条服务支持体系。要充分发挥国家大学科技园作用,增强区域服务和承载能力。

必须毫不动摇地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适应疫情形势变化,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合作渠道,加快形成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国际合作新格局。大力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的交流合作,扩大学生交流培养规模;支持教师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参与国际重大科学计划,承担国际合作项目,提高教师国际学术参与度和影响力;扩大聘用海外人才规模,吸引海外优秀专家学者来校工作,招聘具有海外工作和留学经历的高层次人才及外籍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打造国际化人才队伍。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新目标呼唤新作为,新任务孕育新突破。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抢抓山东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重大机遇,以敢于争先、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和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勠力同心、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勇毅前行,为建设工科主导、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本报评论员:秦晓钟)